广东展翅南方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中马两国特种兵:每个伤疤的背后都有故事

[复制链接]

53

主题

55

帖子

1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3:0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胳膊上的伤疤是马方特种兵、下士卡洛斯引以为豪的印记。记者张天南摄

2016年11月,记者全程采访“和平友谊-2016”中马联合军演,中马两国特种兵进入位于雪兰莪州的双溪卡本埠一处丛林,展开山地丛林追踪和生存课目的混编联训。

地处热带的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丛林训练是马来西亚特种部队的一大特色。

黝黑的皮肤,犀利的眼神,敏捷的身手,这是马方特种兵、下士卡洛斯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作为特种兵,谁身上没有几块伤疤呢?”见记者盯着自己左胳膊上那道长长的疤痕,卡洛斯反问道。

那是4年前,卡洛斯在一次特种兵伞降课目训练时负的伤,当时流淌的鲜血浸染了军装。可完成了10多针的伤口缝合手术后,卡洛斯又迈上了训练场。

在丛林生存课目演练间隙,中马双方参演人员在交流野外取火方法。记者张天南摄

丛林作战,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是地域。换句话说,就是要对地形地貌以及植被、气候、生物都非常熟悉,因为这些因素有时会成为你的障碍,有时也会变成你的帮手。

“丛林里的高温度、高湿度和丰沛的雨量,对人员和武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驻香港部队特战二连班长刘志军的眼中,丛林作战和训练的难度还远不止于此,“大量茂密的植被,不仅削减了武器、传感器和通信装备的作用范围,人的耐力和武器携载能力也会被削弱。”

“只给你三根火柴、一把廓尔喀式弯刀,就凭这‘三小一大’,如何走出丛林的包围呢?”说这话的是马来西亚陆军战斗训练学校校长哈利姆上校,早在还是中尉的时候,他每年有超过半年时间要在丛林中执行任务。

“第一个课题就是生存,只有在逆境中生存下去才能完成任务。”哈利姆告诉记者:“在丛林中是没有现成食物的,因此特种兵需要利用好自然资源,既要学会识别植物,还要从树木中取水,更要通过猎杀动物来获取食物。”

图为丛林生存课目演练开始前,中马参演人员在共同搭建庇护所。记者张天南摄

“如果你能在丛林中作战,你就能在世界任何地方作战”,这是马方特种兵利祖安的口头禅。的确,在丛林中生火、取水、捕猎、建立庇护所,对于利祖安来说更像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

第一次与利祖安握手,感觉他的手不仅有力,而且特别粗糙,手心的老茧又厚又硬,与他20多岁的年龄很不相称。不仅如此,利祖安的膝盖、小腿上留下了多处伤疤,有的像圆形的硬币,有的像长条的蚯蚓,这些都是千百次的摔打磨砺留下的。

其实,每个伤疤的背后都有个故事。“我用亲身经历告诉来自中国的朋友,若想完成好丛林追踪和生存课目训练,既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慌,还要灵活地利用周围的资源。”利祖安指着小腿上的一处伤疤说:“这是一次训练中为搭建丛林庇护所受的伤。那天,突降暴雨,每一名战士必须赶在天黑前砍下20多棵树,用树叶、茎秆搭建栖身之所和取暖用的炉灶。”

利祖安的话听似风轻云淡,其实特种兵的荣誉和光环,正是他们用汗水浸、血水泡、生命换才得来的。

“马来西亚有句谚语,‘我们双脚站立的土地,就是我们必须撑起天空的地方’。”黄少校是此次混编联训的马方教官,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的尚武精神颇为推崇,“就像中国军人为了保卫国境线要去高山地区巡逻一样,为了保卫边境我们也要深入丛林,这就是军人的本色。”

马方参演人员卡洛斯向笔者讲述丛林追踪的技巧。记者张天南摄

在演练场的一隅,由百余幅照片组成的丛林生存和追踪技巧展板让人侧目。轻抚着展板,看着上面潜水侦察、抢滩突击、快速攀登、猎捕陷阱等等内容,记者的内心感到莫名的震撼:作为特种兵忠诚与血性最好的见证,伤疤的光芒始终熠熠生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