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付惠)当前青年大学生存在对“五四精神”相关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低、认知途径有限、传承意识淡薄等不足之处。我认为这是因为当代新青年传承“五四精神”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家庭教育功利化 家庭教育是一名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最基础的教育,是孩子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对“五四精神”认知的重要因素。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脱颖而出,总是竭尽全力地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久而久之,家庭教育就变得功利化了。家长要求孩子从小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了向孩子们灌输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二)学校教育应试化 面对升学压力,学校和学生都想把成绩提到最高,考出最好成绩。为此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这种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现象,就引发了学校和学生仅仅重视那些所谓的“主科”,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最后突击背诵的科目。 (三)新媒体的冲击 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们从最开始就在接受学校教育和接收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双重熏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正确教育的引领下逐渐形成了正确价值观,对于“五四精神”也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双重熏陶下,迷失了方向,他们不能正确区分什么是主流的价值观念。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