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们相约罗镜 拜伦曾说过,“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拥有青春的时刻,生如夏花的我们应让青春插上梦想的羽翼,让青春闪烁奋斗的光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每个年轻人都应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主张。“三下乡”的十二天时间,我们以支教为依托,以“扬曦望之帆,启罗定之航”为主题,结合时代特征,举办了多种多样的特色课程。 短短十二天时间,与其说我们给孩子带去知识,不如说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体验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里人民的淳朴,厚实,这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却有一番别样的宁静,收获了非同寻常的经历。 “三下乡”教我-学会负责,催化成熟 “三下乡”教会了我要有责任心,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作为老师,我必须要对我的学生负责,不仅仅是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更是要对他们的人身安全负责任。 每次进教室,听到小朋友亲切的拉着声音喊我“老师”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背负着很重的担子,他们的清脆的声音里饱含着无限的信任,让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因为有小朋友回家要过马路,存在安全隐患,每当放学回家,我们都要组织学生排队,然后送他们过马路。排队的路上我会牵着第一排学生的小手,不停地向后面的学生反复唠叨要注意安全等。突然间,我似乎想通了许多事情。曾经父母的一句句唠叨,虽然令人厌倦,但字字都是他们的心声。遇到没有来上课的学生,我们还要一个个的打电话向家长询问是怎么回事,家长们一句又一句的“谢谢”让我觉得很欣慰, “三下乡”教我-团结协作,收获感动 作为“三下乡”团队中的一员,我学会了时刻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以个人为中心,为所欲为,不听从指挥。同时,在这个团队中,我们有分工也有合作,分工是为了更好的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加强交流。 孩子们总是那么可爱,记得一个下午,我刚来到教学楼,一个叫小姑娘就往我手里塞了一纸信后就马上害羞的跑掉了。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火烤了一样,热乎乎的。 “三下乡”教我—学会珍惜,不辞辛苦 “三下乡”让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学会珍惜。罗镜的生活条件虽然比不上家里,我们要住在学校,吃的是大锅饭,睡的是帐篷,洗澡也不方便,每天拖着忙碌的身子,连洗澡都没有热水,一件衣服有时候晚上洗了,第二天早上不干的话湿着可能也要穿。但这些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把我们吓倒,我们苦中作乐,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正是这样的生活,才让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各种资源,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珍惜父母的句句关心,珍惜朋友的声声问候,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下乡”教我—情深意重,不离不弃 “三下乡”让我收获了友情和亲情。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能在同一个时空相遇,已是一份机缘,正如歌词里所说:“千里难寻是朋友”。我们38名志愿者们来自不同的院,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相互照顾,彼此珍惜,犹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离别时的那份依依不舍仍然在心头萦绕,记得回家那天,我们一一握手、拥抱惜别,进站后还不停地回头挥手,那份感情像是吸满了水的海绵,满满的都是爱。 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就像是一场美丽而懵懂的邂逅,于我,是不知不觉中地遇见,而后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感动与记忆。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庆幸的是,从自己所站的位置,它迫使我去思考“三下乡”的意义,我所看到的“三下乡”为实践基地带去的真的很少,我质疑过、疲惫过。之后明白,它对于一个实践者的意义——“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它对于是实践地的意义是关注和尊敬。就我们目前所学,根本不太可能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或者其他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下乡的机会,是为使我们在“读万卷书”之后,能够“行万里路”,能够“阅人无数”,以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不是强调我们能为实践地做出多少功绩,而且应该是期待着实践基地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触动和震撼。 “三下乡”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教会了我成长,让我更加理解“生活”二字的真谛。下乡情怀在左,友情亲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点缀的花香弥漫。 短暂的十二天,我收获了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